宝宝肛裂怎么回事
宝宝肛裂可能由排便困难、饮食结构不合理、局部感染、先天性肛门狭窄、肛周湿疹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排便困难
宝宝排便时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肛管皮肤撕裂。粪便干硬、排便间隔时间过长是常见诱因。家长需帮助宝宝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适当增加饮水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2、饮食结构不合理
奶粉喂养或辅食中膳食纤维不足易导致便秘。建议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多摄入蔬菜水果,添加辅食后可给予南瓜泥、西梅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过早添加高蛋白辅食。
3、局部感染
尿布更换不及时可能引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肛周红肿、渗液。需使用温水清洁后涂抹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时需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4、先天性肛门狭窄
部分宝宝存在肛门发育异常,排便时易造成机械性损伤。需通过肛门指检或造影确诊,轻度狭窄可通过扩肛治疗改善,重度需手术矫正。
5、肛周湿疹
过敏或潮湿刺激引发的皮肤炎症可能继发裂伤。应选用透气尿布,清洁后涂抹氧化锌软膏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擦拭。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排便状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并轻轻拍干,穿着纯棉透气尿布。哺乳期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发现肛裂创面出血、化脓或宝宝持续哭闹,应及时带宝宝到儿科或小儿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成人痔疮药物。恢复期间可让宝宝多进行俯卧活动促进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