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两侧疼痛是怎么回事
骨盆两侧疼痛可能由肌肉劳损、骨质疏松、盆腔炎、腰椎间盘突出、髋关节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镇痛、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肌肉劳损
长期久坐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骨盆周围肌肉群过度疲劳,表现为酸胀钝痛,活动时加重。建议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局部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
2、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或钙摄入不足人群易出现骨密度下降,引发骨盆区域隐痛。骨密度T值低于-2.5时需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每日30分钟日照。
3、盆腔炎
女性盆腔感染可放射至骨盆两侧,伴随下腹坠痛及异常分泌物。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4、腰椎间盘突出
L4-L5节段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牵涉痛,疼痛可向骨盆区域放射。磁共振检查确诊后,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配合腰椎牵引治疗。
5、髋关节病变
股骨头坏死或骨关节炎会引起骨盆代偿性疼痛,晨起僵硬明显。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时,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晚期需考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日常应保持适度核心肌群锻炼如平板支撑,每周3次每次20秒;避免单侧负重超过5公斤;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经期女性注意保暖;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若疼痛持续2周不缓解或伴随发热、排尿异常等症状,需及时至骨科或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