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感染丙肝怎么办
孕妇感染丙肝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导、新生儿防护等方式干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由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感染、性接触传播、共用注射器具等因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妊娠期间需谨慎选择抗病毒药物,可遵医嘱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片等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病毒载量及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利巴韦林等致畸药物。若孕前已开始抗病毒治疗,需与医生讨论是否调整方案。
2、定期监测肝功能
每1-2个月需检测ALT、AST等肝功能指标,通过HCV RNA定量评估病毒复制情况。出现黄疸、腹水等表现时需立即就医。分娩前需复查病毒载量以评估母婴传播风险,高病毒载量孕妇可考虑择期剖宫产。
3、调整生活方式
严格禁酒并避免高脂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禁止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4、心理疏导
感染孕妇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训练、孕妇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建议家属参与心理支持,避免孕妇因疾病产生自责心理。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但禁用可能影响胎儿的抗抑郁药物。
5、新生儿防护
分娩后需立即清理新生儿体表血液,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哺乳期母亲乳头皲裂时应暂停母乳喂养。新生儿需在出生后18个月进行HCV抗体检测,确诊感染需在2岁后启动抗病毒治疗。
孕妇感染丙肝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摄入,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避免生食海鲜及未灭菌乳制品。每周进行3-4次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孕妇操,控制体重增长在11-16公斤范围内。严格遵医嘱复查,分娩后仍需持续监测肝功能,哺乳期用药需经感染科与产科医生共同评估。新生儿护理需特别注意避免皮肤黏膜接触母亲血液,定期进行发育评估与疫苗接种。
相关推荐
01:52
02:48
01:52
01:58
01:51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丙肝现在没症状是丙肝吗
- 2 治疗丙肝的丙肝药有哪些
- 3 怎样知道自己得丙肝
- 4 什么是丙肝
- 5 丙肝是怎么得的
- 6 丙肝的意思
- 7 丙肝注意什么
- 8 丙肝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