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面瘫的检查诊断方法

发布时间:2020-12-1031224次浏览

面瘫这种疾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且也会影响我们的外貌美观,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困扰,加剧一些注重自己外在形象的人们的痛苦。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以相关预防,出现一些异常症状时,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那么,面瘫的检查有哪些呢?

面瘫该去怎样诊断?

1.发病原因

周围性面瘫是因为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了病变引起的面瘫,而中枢性面瘫就相对复杂,因为它的发病原因依照现今的医疗技术研究,发病原因还不是非常的明确,但是它的可能病因是因为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其是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为主。或者是因为血管瘤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所致的面瘫。

2.发病部位

准确运用不同面瘫的诊断方法,还需要关注疾病的发病位置。周围性面瘫发病的部位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比如桥脑下部、面神经 管、中耳或腮腺等部位。而中枢性面瘫的发病部位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根据发病位置的不同可以比较简单、准确的确定所患面瘫的种类。面瘫前兆

3.发病症状

之所以会将面瘫分为两类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发病原因及发病部位不同,还因为两者的症状表现不一样。周围性面瘫主要症状表现是眼睑不能正常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常人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做好。中枢性面瘫的症状表现就是听觉上会出现幻听,过听的听觉敏感症状,味觉也会出现障碍,唾液的分泌也会出现异常。

面瘫检查项目有什么。

口唇检查

口唇检查是主要的诊断面瘫的检查项目.大家可以检查鼻唇沟有无变浅、消失或是加深,面颊部是不是对称、平坦,有没有增厚或抽搐,有没有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口角是不是对称,有没有出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有无肿胀,人中是不是偏斜等.

皮肤检查

皮肤的检查主要是看额部皮肤皱纹是否一样、有没有变浅或消失,检查眼裂大小,看是否是两侧对称、有无变小或变大,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上眼睑有没有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有没有出现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有没有流泪、干涩、酸胀等现象.

运动检查

运动检查就是自己做相关的面部动作,从而观察面部的变化.如闭眼时患侧口角会不会出现提口角运动,患侧能不能闭合,以及其闭合的程度;抬眉运动时,重度面瘫患者额部平坦,并且额部的皱纹消失或变浅,眉目外侧下垂;耸鼻时检查压鼻肌有没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的幅度是否一样.

面瘫这种病比较特殊,在日常生活交往中,造成一定的影响。面瘫患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存在着,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善待他人,也是善待我们自己,这样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相关推荐

面瘫如何在家治疗
生活中是不是常常听到面瘫这个词呢?面瘫可能由外伤,感染肿瘤神经源性,病毒等等原因引起的,面瘫患者一般的症状就是口斜眼歪,这是这种病的多发性表现,那么面瘫如何在家治疗呢?那就让小编来为您揭晓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得了面瘫能刷牙吗
得了面瘫能刷牙吗,在生活中,面瘫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亲身经历的一个疾病,这个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是相当的高的,所以说它是一个相当令人感到恐惧的疾病,我们都知道了解疾病的症状有
周围性面瘫康复护理
临床上治疗面瘫的方法是很关键的,但除此之外,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注意科学的自我护理,这点至关重要,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周围性面瘫康复护理工作要怎么做。
面瘫早期治疗电针
面瘫属于一种顽固性疾病,非常不容易治疗,如果在早期的时候积极的治疗那么治愈率会高很多,所以说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患有面瘫的时候应积极的治疗,当然现在的医学对于面瘫的治疗方法也是比较多的,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的看下面瘫早期治疗电针治疗有效吗?
小儿面瘫治疗有哪些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是很多疾病,也越来越高发,面瘫就是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这种疾病给我们正常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不仅是困扰着老年人也困扰着小孩儿,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面瘫治疗的治疗有哪些呢?
面瘫后遗症有哪些
面瘫的后遗症包括面肌痉挛。面肌的联合运动。鳄鱼泪症候群。一、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就是患侧的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和痉挛。这种痉挛以眼角和口周围为多见,还是一侧,双侧的比较少见。二、面肌的联合运动,这种联合运动是闭眼的时候会有口角向患侧的运动,或者口角运动的时候会有患侧闭眼睛的发生。三、鳄鱼泪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说患者在流眼泪的时候会有面肌的痉挛,而且这种患者的眼泪会越来越少,最后变成干涩,没有眼泪可流。面瘫的后遗症期,是说患者患面瘫之后的1到2年的时间,少数患者在两年之后仍会有面瘫的后遗症。
语音时长 01:13

2020-02-25

65868次收听

02:52
面瘫按摩什么穴位
想按揉可以远端穴位为主,如合谷、外关穴、耳后翳风穴,恢复期后可以增加一些面部按揉,恢复较后期,恢复比较慢可以在腿上加足三里穴进行按揉。按揉力度不要过猛,病程到3、4个月时,容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面瘫原则是面部按揉,要柔和的力度,不要用粗暴、过猛的力量,否则容易导致痉挛等情况,用力过猛,症状会越来越重。
感冒鼻塞吃什么药
感冒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这些感染常见以病毒感染为主,同时也可伴有细菌感染。感染侵犯鼻腔时,容易引起鼻腔黏膜或鼻窦黏膜充血水肿,发生炎症反应,使鼻腔的黏膜出现了炎性物质的渗出,出现组织的水肿。鼻腔的管道相对正常的时候是缩小的。那么会出现相应的鼻塞、流鼻涕,包括流清鼻涕或流黄脓鼻涕。这种情况在治疗感冒的同时,建议应用鼻喷激素以及抗组胺的鼻喷剂行喷鼻治疗,改善鼻塞。同时可口服黏液促排剂,促进鼻涕排出。如果是黄脓鼻涕,临床可酌情应用抗生素消炎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做鼻腔冲洗治疗,将鼻腔大部分的分泌物冲洗干净,有利于缓解鼻塞以及其他不适症状。同时建议患者多喝温开水,注意休息,适当增加营养,有利于感冒的康复。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06

62684次收听

感冒喉咙有浓痰怎么办
感冒后喉咙有浓痰的情况要观察痰液的颜色,如果是白色泡沫痰液,考虑为病毒性感染导致的,可以吃一些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抗病毒的药物治疗来消炎治疗。如果出现黄色脓痰且痰量较多,或者合并发热,考虑合并细菌感染,需要口服抗生素。头孢二代以及阿莫西林,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类的药物,可以帮助抑制体内的细菌性炎症,从而达到控制炎症的目的。患者如果咳嗽频繁,痰液较多,可以适量的使用化痰药物,比如氨溴索口服液和止咳枇杷露等。食疗方面也可以用川贝,冰糖炖梨,也有一定的清肺化痰作用。如果感冒后咳嗽有痰持续的时间较长,建议到医院完善胸片的检查,排除有没有下呼吸道感染,呼吸内科就诊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23

2019-12-06

57342次收听

面瘫如何针灸
面瘫可以在患侧、健侧、体穴上进行针灸。面瘫主要是双侧都应该针灸,因为面瘫它虽然是患侧有问题,但实际上是人机体整体的抵抗力的减弱,或者是卫气的亏虚,所以一般来说局部面瘫,患侧会多一些针的穴位,而健侧也应该相应的有一定的大的穴位来进行平衡,另外还要增加一些体穴,像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因为合谷等穴位叫做“面口合谷收”,所以这种总穴它能够帮助面部气血的运行。足三里一类的穴位,能够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也能够有助于杀死病毒。
语音时长 01:07

2019-01-23

54462次收听

01:50
为什么会面瘫
面瘫原因有很多,目前认为风寒刺激、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会引起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导致神经缺血性水肿,导致面瘫。一、受凉寒冷是引发面瘫的重要原因。有些人受寒或淋雨后,第二天早晨起来出现面瘫。平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面部保暖,避免面瘫发生;二、病毒感染,主要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有时在耳部、面部出现带状疱疹后,面瘫患者感觉剧烈耳痛;三、患者工作劳累、疲倦导致抵抗力降低,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神经缺血性水肿。建议大家平时注意预防,若发现患病要注意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02:25
针灸治疗面瘫的优势
针灸越早介入,后遗症的可能性就会更少,治疗效果也会越好。面瘫是指周围性面瘫,中医是属于口喎或者口眼歪斜。古代文献中就有过记载,针灸治疗面瘫是面瘫的一个主要治疗手段,面瘫是由于正气亏虚,感受外邪,突然导致经络阻滞而出现口眼歪斜、闭眼不合、皱眉、手鼻都不能自如的一个症状。面瘫的特点是起病快,恢复期长。在面瘫初期,会有1-7天的进展期,面瘫会有加重情况,患者不要太过紧张,在起病的1-2天就可以针灸治疗。在面部局部的穴位施以针灸,以外阳明经穴为主,远端的穴也会加上,以达到祛风散寒达到舒经活络的功能。
面瘫病因
引起面瘫的原因很多,可以分为炎症、肿瘤、外伤,和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引起面瘫的原因中炎症最多见,可以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是由中耳炎侵及面神经引起。除了炎症因素以外,肿瘤也可以引起面瘫。可以是面神经本身的肿瘤,也可以是由面神经周围其他部位的肿瘤侵犯面神经引起面瘫,这是两类最主要的原因,除了炎症、肿瘤以外,外伤也可以导致面神经损伤,比如颞骨骨折等,都可以导致面瘫。
语音时长 01:13

2018-08-09

52138次收听

02:08
面瘫手术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
面瘫的最佳治疗时间是第一周,即患者在发现病情后,要立即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一般都是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效果不好,那么建议手术治疗,是否决定手术应该全面评估,最佳的手术时机是面瘫半个月内,随着面瘫时间的延长手术效果要降低。
02:23
面瘫怎么办
面瘫又叫贝尔氏麻痹,是特发性的面神经炎,通常会采取保守治疗的措施,用激素类、改善面神经循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大部分病人在用药两周之内都会有明显的改善。如果面神经功能的障碍严重到一定程度,可以采取外科手术给面神经减压,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