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引发胃溃疡梗阻怎么办
骨折手术后引发胃溃疡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内镜治疗、营养支持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胃溃疡梗阻通常由术后应激反应、非甾体抗炎药使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或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急性期需立即禁食并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减轻胃内压力。胃肠减压可缓解呕吐和腹胀症状,同时避免食物刺激溃疡面。操作时需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防止电解质紊乱。若梗阻由水肿引起,减压后48-72小时可能逐渐缓解。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加用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进行根除治疗。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解痉药如颠茄片,但须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
3、内镜治疗
对于瘢痕性梗阻或内镜下可见的活动性出血,可在胃镜下进行球囊扩张术或止血夹闭。内镜能明确梗阻部位和性质,同时取活检排除恶性病变。术后需继续配合抑酸,扩张后复发者可能需要重复治疗或考虑手术。
4、营养支持
梗阻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选择米汤、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严重营养不良者需肠内营养支持,通过鼻肠管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恢复期应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纠正贫血,避免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机械性梗阻需行胃大部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术,术中同步处理溃疡病灶。手术适应证包括持续性梗阻、穿孔风险或可疑恶变。术后需长期随访胃镜,注意吻合口狭窄和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
骨折术后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疼痛管理可替换为对乙酰氨基酚片。康复期保持半卧位减少胃酸反流,每日记录呕吐物和排便情况。建议每3个月复查胃镜直至溃疡完全愈合,出现呕血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需进行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同时调整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方案以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