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是什么
腕管综合征是指由于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压,引发手部麻木、疼痛等症状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
1、病因
腕管综合征可能与腕部长期过度使用、腕管容积减小、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有关。长期重复性手部动作如打字、使用鼠标可能导致肌腱滑膜增厚。妊娠期或更年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易出现组织水肿。腕部骨折后畸形愈合或关节炎可能直接压迫神经。
2、症状
典型表现为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桡侧麻木刺痛,夜间症状加重可能影响睡眠。部分患者出现大鱼际肌萎缩导致握力下降。症状可能从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寒冷环境可能加重不适感。
3、诊断
医生通过Tinel征和Phalen试验进行初步判断,神经传导检查可明确神经损伤程度。超声检查能观察腕横韧带厚度,MRI有助于鉴别肿瘤等占位性病变。需与颈椎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进行区分。
4、治疗
早期可通过腕关节支具制动缓解压迫,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减轻炎症水肿。内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者,传统开放手术视野更清晰但恢复较慢。
5、预防
保持手腕中立位工作姿势,每30分钟活动手腕关节。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鼠标垫,避免长时间抓握重物。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相关发病风险,寒冷环境注意手部保暖。
腕管综合征患者应避免提拿超过2公斤的重物,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手腕减轻压力。适当进行手指伸展运动如握拳-张开练习,每天3组每组10次。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限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以防水肿加重。若出现持物不稳或肌肉明显萎缩应立即复诊,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进行为期6周的分阶段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