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里有耵聍怎么回事
宝宝耳朵里有耵聍可能是由外耳道生理性分泌、外耳道炎、异物刺激、湿疹或遗传性油性耵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护理、药物治疗或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
1、外耳道生理性分泌
耵聍是外耳道皮脂腺和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具有保护耳道的作用。婴幼儿外耳道狭窄,分泌物易堆积形成块状。表现为淡黄色柔软蜡状物,无疼痛或听力影响。家长可用棉球蘸温水轻轻擦拭外耳道口,禁止使用挖耳勺等工具深入耳道。
2、外耳道炎
可能与细菌感染、频繁掏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道红肿、分泌物增多伴异味。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同时保持耳道干燥。
3、异物刺激
沙土、玩具小零件等异物进入耳道可能刺激耵聍分泌增多。伴随耳道瘙痒感或突然听力下降。家长发现后应立即停止自行掏取,避免将异物推入更深部位,需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
4、外耳道湿疹
过敏体质宝宝易发,与牛奶蛋白过敏、洗护用品刺激有关。耳周皮肤可见红斑、脱屑,耵聍呈片状附着。建议家长使用弱效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并更换低敏洗浴产品。
5、遗传性油性耵聍
部分人群因基因差异分泌黏稠度较高的褐色耵聍,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类耵聍易形成栓塞,需定期由医生用碳酸氢钠溶液软化后冲洗清理,避免继发感染。
日常需避免频繁清洁宝宝耳道,洗澡时防止进水,发现耵聍硬化或伴随耳痛、流脓时应及时就诊。哺乳期母亲减少摄入易致敏食物,选择无香料婴儿洗发产品。定期用视觉观察外耳道情况,若发现耵聍完全阻塞耳道或影响听力筛查结果,需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处理,切勿自行使用吸耳器或挖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