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需要注意什么
鼻咽癌放疗后需要注意口腔护理、皮肤保护、饮食调整、定期复查和心理疏导。放疗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炎、皮肤损伤、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需通过专业护理和生活方式干预减轻症状。
1、口腔护理
放疗后口腔黏膜易出现炎症或溃疡,需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轻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漱口水漱口3-4次。避免含酒精的漱口产品,若出现重度黏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含漱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局部喷涂。口干症状明显时可含服无糖酸梅刺激唾液分泌。
2、皮肤保护
颈部照射区域皮肤可能出现红斑、脱屑或色素沉着,应避免抓挠及阳光直射。清洁时使用温水轻柔冲洗,勿用肥皂或搓揉。可遵医嘱涂抹放射防护剂如三乙醇胺乳膏,出现破溃时需使用无菌敷料覆盖。禁止在照射区域贴胶布或使用含金属成分的护肤品。
3、饮食调整
选择高蛋白、高热量且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蒸蛋羹、藕粉、鱼肉粥等,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辛辣、坚硬或过烫食物刺激黏膜。吞咽困难者可咨询营养师配置匀浆膳,必要时通过鼻饲管补充营养。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以缓解口干。
4、定期复查
放疗结束后2年内每3个月需进行鼻咽镜和颈部B超检查,监测局部复发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每年需做1次全身PET-CT评估远处转移风险。若出现回吸性血涕、持续性头痛或视力改变等预警症状,应立即返院进行增强MRI检查。
5、心理疏导
放疗后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训练或加入患者互助小组缓解心理压力。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避免患者过度关注不适感。对于持续失眠或情绪低落者,建议转诊至心理科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短期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放疗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建议选择散步或八段锦等温和锻炼方式。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缓解呼吸道干燥。严格戒烟戒酒,减少腌制食品摄入。若出现持续发热、体重骤降或颈部肿块增大等异常情况,须立即联系主治医师。长期随访中需关注甲状腺功能减退、听力下降等迟发放射性损伤,定期进行内分泌及听力学评估。
相关推荐
02:12
02:14
02:08
02:20
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