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细菌性阴道炎怎么治疗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盆腔部位,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
1、发病机制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经血逆流、体腔上皮化生、淋巴血管转移等因素有关。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出血和炎症反应,导致盆腔粘连和疼痛。典型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以及不孕。
2、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表现为周期性下腹痛,疼痛多在月经前1-2天开始,持续至经期结束。部分患者伴有排便疼痛、排尿困难等压迫症状。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触痛结节,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巧克力囊肿。
3、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病灶并进行病理活检。血清CA125水平可能轻度升高,但特异性较低。
4、药物治疗
轻中度患者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地诺孕素片等激素类药物抑制异位内膜生长。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
5、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囊肿较大或不孕患者,建议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常见术式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等。术后需配合药物预防复发,严重病例可能需切除子宫和附件。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经期注意保暖,可适当热敷下腹部缓解疼痛。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育龄期患者应积极备孕,妊娠对病情有自然抑制作用。出现持续腹痛或月经异常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