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骨骨折怎么办
尾椎骨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尾椎骨骨折通常由跌倒、撞击、骨质疏松、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尾椎骨骨折后需要卧床休息,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减轻局部压力。建议使用软垫或环形坐垫分散压力,保持患处稳定。卧床期间可适当翻身,防止压疮。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缓解疼痛和炎症。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
3、物理治疗
急性期后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后期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或超声波治疗加速愈合。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早活动加重损伤。
4、手术治疗
严重移位或合并神经损伤的骨折需行尾椎复位内固定术或尾椎切除术。手术适应证需由骨科医生评估,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
5、康复训练
愈合后期逐步进行盆底肌锻炼和腰部柔韧性训练,如凯格尔运动、桥式运动等。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用力导致二次损伤。
尾椎骨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日常活动时使用记忆棉坐垫减轻压力,3-6个月内避免骑行、跳跃等高风险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如出现持续疼痛或排便障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