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中耳炎时有什么症状呢
宝宝得了中耳炎时通常表现为耳痛、哭闹不安、抓挠耳朵、听力下降、发热等症状。中耳炎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耳道流脓、食欲减退等表现。
1、耳痛
宝宝因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常通过哭闹或频繁抓挠耳朵表现耳痛。疼痛在平躺或夜间可能加重,可能与中耳腔内压力变化有关。家长可观察宝宝是否拒绝哺乳或睡眠中突然惊醒,这些均为耳痛的常见表现。
2、发热
急性中耳炎患儿体温常超过38摄氏度,部分可能伴随寒战。发热多由病原体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需与普通感冒鉴别。家长需定时监测体温,若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
3、听力下降
中耳积液会影响声音传导,表现为对呼唤反应迟钝或要求调高音量。这种听力障碍多为暂时性,但反复发作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家长需注意宝宝是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习新词汇速度减慢。
4、耳道流脓
鼓膜穿孔后可能出现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此时耳痛反而减轻。这种情况提示感染较重,需警惕化脓性中耳炎。家长发现耳道潮湿或有异味时,应避免自行清理,需用无菌棉球轻轻吸附分泌物。
5、平衡障碍
部分宝宝可能出现走路不稳或易跌倒,因中耳与内耳相邻,炎症可能影响前庭功能。这种症状在合并内耳炎时更明显,需特别注意是否伴随眩晕或眼球震颤。
家长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时,应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或掏耳。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缓解咽鼓管压力,哺乳时建议采用半竖立姿势。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布洛芬混悬滴剂缓解疼痛发热。日常需避免二手烟暴露,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复发概率。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颈部僵硬、持续高热等表现,需立即就诊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