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结核是什么
子宫内膜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属于女性生殖系统结核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有不孕、月经异常、下腹疼痛等症状,需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
1、病因与传播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或邻近器官直接蔓延感染子宫内膜,多继发于肺结核。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或结核病接触史,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病原体侵入子宫内膜后形成结核结节,导致组织干酪样坏死和纤维化。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月经量减少或闭经,部分患者出现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伴随下腹隐痛、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因内膜破坏导致宫腔粘连,引发继发性不孕,不孕发生率较高。
3、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发现结核结节,同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T-SPOT.TB检测等免疫学检查。宫腔镜检查可见内膜苍白、凹凸不平,X线胸片有助于发现肺部原发灶,盆腔B超可评估内膜厚度及宫腔形态。
4、药物治疗
采用标准抗结核方案,常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联合治疗,疗程需持续6-9个月。严重者可加用乙胺丁醇片,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治疗初期可能需配合左氧氟沙星片等广谱抗生素预防混合感染。
5、预后管理
早期规范治疗预后较好,但内膜严重破坏者可能永久影响生育功能。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B6片预防神经炎。每3个月复查宫腔镜评估内膜修复情况,治愈后仍需避孕1年以上确保病灶完全吸收。
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饮食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出现视力模糊、关节痛等药物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有生育需求者建议在结核治愈后通过宫腔镜评估宫腔环境,必要时考虑辅助生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