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高烧呕吐是怎么回事
发高烧呕吐可能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脑膜炎、中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抗感染药物、止吐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
1、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治疗以休息和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若呕吐严重可短期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缓解症状。
2、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因进食不洁食物导致,常见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频繁呕吐和腹痛。治疗需禁食4-6小时后逐步恢复饮食,可配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
3、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特征为高热伴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儿童患者呕吐症状较明显。确诊需进行粪便培养,治疗首选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4、脑膜炎
脑膜炎患者除高热呕吐外,常伴有剧烈头痛、颈项强直和意识障碍。细菌性脑膜炎需紧急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病毒性脑膜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控制发热。该病属于急重症,发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5、中暑
高温环境下出现高热伴喷射性呕吐需警惕热射病。患者皮肤干燥发烫,可能出现抽搐和昏迷。急救措施包括快速降温、补充电解质溶液。重症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预防中暑应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注意补充水分。
出现发高烧呕吐症状时,应保持卧床休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饮食选择米汤、稀粥等清淡流质食物,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进行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