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肿瘤初期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初期症状主要有骨痛、贫血、肾功能异常、反复感染和神经系统症状。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增殖导致的血液系统肿瘤,早期症状易被忽视,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确诊。
1、骨痛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骨痛多发生在脊柱、肋骨和骨盆等部位,疼痛呈持续性或活动后加重。由于恶性浆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导致溶骨性破坏,X线可见穿凿样骨质缺损。早期可能误诊为骨质疏松或关节炎,若疼痛夜间加重且止痛药效果差需警惕。
2、贫血
约60%患者初诊时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恶性浆细胞浸润骨髓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同时肾功能受损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血红蛋白常低于100g/L,与出血量不成比例。
3、肾功能异常
本周蛋白尿是特征性表现,因轻链蛋白堵塞肾小管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血肌酐进行性升高。约20%患者以急性肾衰竭为首发症状,需与慢性肾炎鉴别。
4、反复感染
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导致细菌感染风险增加,常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年内发生2次以上严重感染应考虑本病,疫苗接种效果较差。
5、神经系统症状
高钙血症可引起嗜睡、便秘,椎体压缩骨折可能压迫脊髓出现截瘫。淀粉样变性沉积可致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或灼痛感,神经传导检查异常。
对于疑似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建议完善血清蛋白电泳、骨髓穿刺及全身低剂量CT检查。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预防骨折,避免高钙饮食,注意口腔和会阴清洁以减少感染风险。出现无法解释的骨痛、贫血或肾功能恶化时应及时至血液科就诊,早期诊断有助于改善预后。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