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冠心病
中医治疗冠心病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养、运动康复等方式综合干预。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多与气滞血瘀、痰浊闭阻、寒凝气滞等因素有关。
1、中药调理
中医常用活血化瘀类方剂如血府逐瘀汤,含丹参、川芎等成分,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痰浊型可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含瓜蒌、薤白等化痰通络药材。气阴两虚者适用生脉饮,含人参、麦冬等补益成分。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具体方剂,避免自行用药。典型症状可见胸闷如窒、痛引肩背,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2、针灸疗法
选取内关、膻中、心俞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艾灸可温通心阳。电针刺激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心绞痛发作频率。耳穴压豆常选心、交感等反射区,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治疗时可能出现局部酸胀感,属正常得气反应。禁忌包括皮肤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
3、推拿按摩
通过点按心经、心包经穴位改善微循环,掌揉背部膀胱经可疏解胸阳郁闭。配合檀香、乳香等精油推拿,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胸胁部施术需避开肋骨间隙,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推拿后饮用温开水有助于代谢产物排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禁止施行。
4、饮食调养
推荐食用山楂、木耳、洋葱等活血食材,避免肥甘厚味加重痰湿。阴虚者可用百合银耳羹滋阴,阳虚者适宜桂圆红枣茶温阳。每日少量饮用丹参三七粉冲剂,但胃溃疡患者慎用。饮食原则为低盐低脂、少食多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
5、运动康复
采用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配合呼吸吐纳调节气血运行。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以微微汗出为度。运动前后监测心率,避免超过最大心率的70%。合并心力衰竭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床旁被动运动。冬季锻炼应注意保暖防寒。
中医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指标,心绞痛持续加重需及时联合西医救治。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气机调达,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适度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注意观察舌苔脉象变化,及时向医师反馈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