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怎么回事怎么办
心肌梗死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心肌梗死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长期高脂饮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帮助稳定斑块并改善血液循环。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吸烟饮酒,定期监测血脂血压。
2、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血栓形成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注射用尿激酶、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溶解血栓。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血管痉挛
血管痉挛可能与寒冷刺激、吸烟、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阵发性胸痛、心悸、血压升高等症状。血管痉挛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盐酸地尔硫卓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扩张血管。需注意保暖防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
4、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情绪激动时需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可进行深呼吸放松。长期需通过心理咨询、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观看刺激性影视内容。
3、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肌缺血缺氧。运动时出现胸痛需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恢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训练。日常运动需循序渐进,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与放松。
心肌梗死患者需长期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可适量食用深海鱼类、燕麦、西蓝花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遵医嘱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恢复期可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度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急救药物,发现异常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