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肛瘘还是火疖子
肛瘘和火疖子可通过发病位置、分泌物特征、疼痛性质、病程进展及伴随症状进行辨别。肛瘘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慢性感染通道,火疖子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肛瘘多位于肛门周围3厘米内,瘘管外口持续或间断排出脓血性分泌物,按压可有脓液溢出,疼痛呈钝痛或坠胀感,病程超过1个月且反复发作,常伴随肛周瘙痒、排便不适。火疖子好发于臀部、大腿等毛囊丰富区域,初期为红肿硬结,逐渐形成黄色脓头,破溃后排出脓液,疼痛尖锐且局限,病程1-2周可自愈,通常无全身症状。
肛瘘需通过肛肠指检、探针检查或磁共振成像确诊,治疗以手术清除瘘管为主。火疖子通过临床表现即可诊断,早期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鱼石脂软膏,化脓后需切开引流。若肛周肿块持续不消或反复流脓,应及时就诊肛肠科排除肛瘘。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及辛辣刺激饮食。火疖子患者需勤换内衣,避免挤压疖肿。肛瘘术后需遵医嘱换药,定期复查防止复发。两者均需加强免疫力,预防便秘和腹泻,减少局部摩擦刺激。若出现发热、肿块迅速增大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