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的慢有什么危害
心脏跳得慢可能引发脑供血不足、心力衰竭等危害。正常成人静息心率为60-100次/分钟,若持续低于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与生理性因素、药物作用或病理性疾病有关。
生理性心动过缓常见于长期运动人群,心脏泵血效率高,每分钟搏动次数减少属代偿性适应,通常不伴随不适症状。药物因素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可通过抑制心脏传导系统降低心率,需监测用药后反应。病理性原因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炎等,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严重心动过缓可能导致心脏骤停,需植入起搏器维持正常节律。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可干扰心肌电活动,引发传导阻滞和心率下降。
日常应避免突然体位改变以防晕厥,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高脂高盐食物。若出现持续胸闷、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就医,遵医嘱进行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必要时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吸烟饮酒可能加重心律失常,应逐步戒除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