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把脚弄肿了怎么办
甲沟炎导致脚肿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拔甲手术等方式治疗。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嵌甲、外伤、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使用碘伏溶液或医用酒精对红肿部位进行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消毒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局部损伤。消毒后保持患处干燥,可配合使用无菌敷料覆盖。
2、外用抗生素药膏
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药膏需均匀覆盖红肿区域,厚度约1毫米。用药前需清洁患处,避免药膏与眼睛黏膜接触。若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
3、口服抗生素
感染严重时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生素使用需完成完整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副作用。
4、切开引流
形成脓肿时需由医生实施局部麻醉后切开排脓。术后需每日换药,观察引流液性状。切口通常1-2周愈合,期间避免沾水,穿宽松透气的鞋子。
5、拔甲手术
反复发作的慢性甲沟炎可能需部分或完整拔除趾甲。手术采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术后使用凡士林纱布包扎。新甲生长需3-6个月,期间需定期复查。
日常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修剪趾甲时保留1-2毫米白色边缘,避免修得过短或圆弧形。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袜及宽松鞋具,运动后及时更换潮湿鞋袜。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感染风险,出现持续红肿热痛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间可抬高患肢促进消肿,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