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幼儿中耳炎怎么治疗

3158次浏览

婴幼儿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鼻腔护理、止痛退热、体位调整等方式治疗。婴幼儿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低下、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等抗生素。用药期间需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皮疹或腹泻等不良反应,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伴随耳道流脓、听力下降,需配合耳部清洗。

2、鼓膜穿刺

鼓室积液严重时需进行鼓膜穿刺术或鼓膜置管术,通过引流缓解耳闷胀感。术后家长需保持患儿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洗澡时进水。该操作可能引起短暂耳鸣,通常1-2日内自行缓解。

3、鼻腔护理

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洗鼻腔,减轻咽鼓管堵塞。哺乳期婴儿可抬高床头30度喂奶,避免奶液反流至中耳。伴随鼻塞时可配合医师指导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

4、止痛退热

急性期疼痛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发热超过38.5℃时需物理降温。耳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疼痛,但禁止自行使用滴耳液以免掩盖病情。

5、体位调整

睡眠时垫高患儿头部15-20厘米,促进中耳分泌物引流。避免平躺喂奶或呛奶,喂养后竖抱拍嗝20分钟。反复发作患儿需排查腺样体肥大等基础病因。

日常需保持患儿所处环境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二手烟及尘螨等过敏原。哺乳期母亲应增加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摄入,人工喂养婴儿选择防呛奶瓶。出现抓耳、哭闹不止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耳镜,治疗期间避免乘坐飞机或前往高原地区。恢复期可进行轻轻耳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禁止使用棉签掏耳。

相关推荐

后背长痘是因为什么原因?
后背长痘可能与毛囊炎、痤疮、真菌感染、过敏反应、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瘙痒或疼痛等症状。
大叶性肺炎的治疗周期有多长
大叶性肺炎的治疗周期通常为7-14天,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鸡眼与跖疣如何区别
鸡眼与跖疣可通过外观特征、形成原因、疼痛程度、生长位置及治疗方法进行区别。鸡眼主要由局部摩擦压迫引起,表现为圆形角质增厚;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表面粗糙且可见黑点。
通草的作用与功效
通草具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主要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等症状。
荨麻疹吃什么食物
荨麻疹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风疹块,中医亦称瘾疹,临床表现为时隐时现、伴有剧烈瘙痒性的风团,荨麻疹主要是由于过敏变态反应所致,常好发于有过敏素质的小孩,他们常常在食用了鱼、虾、蟹、蛋、牛肉等过敏食物后发生荨麻疹,那么患了荨麻疹吃什么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