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病因病机是什么
湿疹的病因病机主要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环境刺激及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湿疹可能由特应性体质、接触过敏原、微生物感染、神经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压力等因素诱发,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及剧烈瘙痒。
1、遗传易感性
湿疹患者常有家族特应性病史,如哮喘或过敏性鼻炎。FLG基因突变导致丝聚蛋白合成减少,使皮肤角质层结构缺陷,水分丢失增加,外界刺激物更易渗透。这类患者需加强保湿护理,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修复屏障。
2、免疫异常
Th2型免疫反应过度激活,IL-4、IL-13等细胞因子促进IgE产生,引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慢性期转为Th1/Th17混合反应,表现为皮肤增厚和苔藓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可抑制异常免疫应答。
3、屏障功能障碍
皮肤角质层脂质代谢异常,紧密连接蛋白减少,经皮水分丢失值升高。肥皂、酒精等清洁剂会进一步破坏屏障。建议选用pH5.5弱酸性清洁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凡士林等封闭性保湿剂。
4、环境刺激
镍、铬等金属接触,尘螨、花粉等吸入物,以及羊毛、合成纤维衣物摩擦均可诱发。温度骤变、汗液浸渍也是常见诱因。明确过敏原后应避免接触,严重者可进行脱敏治疗。
5、神经精神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通过神经肽P物质释放加剧瘙痒-搔抓循环。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时瘙痒更明显。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焦虑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可能改善症状。
湿疹患者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室温保持在20-24℃避免出汗刺激。每周沐浴2-3次,水温不超过37℃,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饮食上注意记录可疑食物过敏原,如牛奶、鸡蛋、坚果等。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瘙痒,慢性期坚持每日2次保湿护理。若出现皮肤渗液、脓疱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