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心脏骤停呼吸停止
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可通过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面色青紫等表现判断。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
1、意识丧失
心脏骤停患者会突然倒地并完全丧失意识,对声音刺激和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此时可轻拍患者双肩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喊,若毫无反应则提示意识丧失。需注意与晕厥、癫痫发作等短暂意识障碍相鉴别。
2、大动脉搏动消失
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或股动脉,若10秒内未触及搏动即提示心脏停跳。检查时需暴露颈部,避免衣物遮挡,同时避免双侧颈动脉同时按压。专业人员可使用听诊器确认心音消失。
3、呼吸停止
观察患者胸腹部无起伏运动,将耳部贴近患者口鼻处听不到呼吸音,面部无气流拂过感。需注意与濒死叹息样呼吸鉴别,后者表现为不规则抽泣样呼吸,也属于无效呼吸。
4、瞳孔散大
用光源照射患者双眼,若瞳孔直径超过5毫米且对光反射消失,提示脑部严重缺氧。但需排除药物影响,部分镇静剂也可导致瞳孔散大。
5、面色青紫
由于血液循环中断,患者面部、口唇、甲床会出现紫绀。但在贫血患者或早期心脏骤停时可能表现不明显,需结合其他指征综合判断。
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应立即将其置于硬质平面,清除口腔异物,开始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与通气比为30:2。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时需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在电极片粘贴前持续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避免中断按压,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日常应学习急救技能,家中可配备急救药箱和AED设备,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需规律服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