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龅牙
龅牙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替牙期异常、颌骨发育异常、口腔疾病等原因引起。龅牙可通过正畸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建议根据具体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干预。
1、遗传因素
龅牙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存在上颌前突或下颌后缩等颌面畸形,子女出现类似牙颌面畸形的概率较高。遗传因素导致的骨性龅牙通常表现为上下颌骨比例失调,可能伴随开唇露齿、颏部后缩等症状。此类情况需通过头颅侧位片等影像学检查评估骨骼发育情况,成年后可能需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
2、不良口腔习惯
长期吮指、咬笔、口呼吸等习惯会导致上前牙唇向倾斜。口呼吸患者因气道阻塞迫使嘴唇无法闭合,舌体位置下移失去对上前牙的支撑,同时颊肌压力增大,形成牙弓狭窄伴前牙突出。儿童期发现此类习惯应及时干预,可使用肌功能训练器或前庭盾纠正,避免颌骨发育异常。
3、替牙期异常
乳牙早失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或乳牙滞留使恒牙异位萌出,均可能造成牙列拥挤前突。多生牙、牙瘤等占位性病变也会挤压正常牙位。替牙期需定期口腔检查,对阻生牙可采取序列拔牙或间隙保持器,必要时配合早期矫治器引导恒牙正常萌出。
4、颌骨发育异常
上颌骨过度发育或下颌骨发育不足会导致上下牙弓矢状向不调,表现为前牙深覆盖。佝偻病、垂体功能亢进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颌骨生长方向。青春发育高峰期可使用头帽-口外弓抑制上颌生长,功能性矫治器促进下颌发育,严重骨性畸形需成年后手术矫正。
5、口腔疾病
严重龋坏导致后牙咬合高度降低、牙周病引发牙齿移位等情况可能继发前牙突出。唇腭裂患者常伴上颌发育不足及牙槽突裂,需序列治疗恢复咬合功能。此类患者需先控制基础疾病,再通过修复治疗重建咬合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改善面型。
预防龅牙需从儿童期关注口腔习惯,避免长期使用奶嘴,及时治疗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替牙异常,3-12岁是功能性矫治的黄金期。已形成龅牙的成人可选择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骨性畸形需配合正颌手术。日常注意避免前牙区咬硬物,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牙周炎患者需定期洁治维护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