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如何治愈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愈。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风湿性疾病、感染、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早期腱鞘炎患者需减少患肢活动,避免重复性动作加重炎症。使用支具固定关节可限制肌腱滑动,促进鞘膜修复。打字员、乐器演奏者等职业人群需调整工作姿势,每小时休息5分钟。
2、物理治疗
急性期采用冰敷缓解肿胀,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慢性期可用40℃热毛巾湿敷,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血液循环。体外冲击波能松解黏连组织,适用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消炎镇痛,塞来昔布胶囊选择性抑制COX-2酶,或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渗透。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真菌性腱鞘炎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4、局部封闭治疗
对顽固性疼痛可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行鞘内注射,每月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波动,注射后24小时内禁止沾水。操作需由骨科医师在超声引导下完成。
5、手术治疗
病程超过6个月或出现弹响指需行腱鞘切开术,术后48小时开始被动活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适用于腕管综合征,切口仅3毫米。先天性拇长屈肌腱鞘狭窄需行肌腱成形术。
日常应保持手腕中立位,使用人体工学鼠标垫减少肌腱张力。烹饪时佩戴护腕分散压力,游泳锻炼增强肌腱柔韧性。控制血糖和尿酸水平可预防代谢性腱鞘炎,类风湿患者需规律服用甲氨蝶呤片。若出现晨僵超过30分钟或关节绞锁,应及时复查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