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折常规治疗方法有哪些
儿童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法复位外固定、牵引治疗、石膏固定、支具固定和手术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及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简单骨折。通过专业医师手法调整骨端位置后,采用夹板或绷带固定。该方法创伤小,但需定期复查防止移位。常见于桡骨远端骨折、锁骨骨折等。
2、牵引治疗
用于股骨干骨折等不稳定骨折。通过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维持骨折端对位,配合卧床休息。需注意牵引重量调整及皮肤护理,疗程通常2-4周。
3、石膏固定
广泛用于四肢骨折的稳定性固定。根据部位选择长臂石膏、短腿石膏等类型。固定期间需观察肢体末梢血运,避免石膏压迫导致皮肤损伤。
4、支具固定
适用于部分稳定性骨折或康复期保护。可拆卸支具便于清洁和功能锻炼,如腕关节支具、膝关节支具等。需定期调整松紧度确保固定效果。
5、手术治疗
针对严重移位骨折或开放性骨折。常用克氏针内固定、弹性髓内钉等技术。术后需预防感染并配合康复训练,常见于肱骨髁上骨折、胫腓骨骨折等。
儿童骨折恢复期应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量食用牛奶、鱼类等食物。固定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拆除固定装置后逐步开展柔韧性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心理上需给予鼓励,减轻患儿对治疗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