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需要做哪些检查
痛经通常需要做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等。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可能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继发性痛经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有关。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痛经患者的基础检查项目,医生通过触诊和视诊观察外阴、阴道、宫颈有无异常,同时检查子宫大小、形态、位置以及附件区有无压痛或包块。继发性痛经患者可能触及子宫均匀增大或结节状突起,提示子宫腺肌病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2、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包括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卵巢的形态结构。超声可发现子宫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肿等病变,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肌层常呈现不均匀增厚伴栅栏样回声。对于青春期女性,超声可排除生殖道畸形导致的梗阻性痛经。
3、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抽血检查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比值升高,而黄体功能不足者孕激素水平可能偏低,这些情况都可能加重痛经症状。
4、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及子宫内膜情况,适用于疑似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引起的痛经。检查中发现异常病灶可同时进行活检或治疗,如切除息肉、分离粘连等,兼具诊断和治疗价值。
5、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能够直观发现盆腔内的异位内膜病灶,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骶韧带结节等。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痛经患者,腹腔镜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步进行病灶电灼或囊肿剔除手术。
痛经患者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加重痉挛疼痛。经期可适当热敷下腹部,饮用姜茶或红糖水帮助缓解不适。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少前列腺素堆积。饮食上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减少高盐、高糖及咖啡因摄入。若痛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伴随月经量异常、不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