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如何进行针灸治疗
骨性关节炎可通过针灸缓解症状,常用方法有毫针针刺、电针疗法、温针灸、穴位注射和刺络拔罐等。
1、毫针针刺
选取膝关节周围穴位如犊鼻、阳陵泉、血海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通过刺激局部经络改善气血运行,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治疗时需避开皮肤破损处,体质虚弱者应缩短留针时间。
2、电针疗法
在常规针刺基础上连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或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电针能增强镇痛效果,促进关节滑液分泌。心脏起搏器携带者禁用,治疗过程中需观察皮肤反应。
3、温针灸
针刺得气后在针尾放置艾炷施灸,通过热力传导温通经脉。适用于寒湿型关节炎,能显著改善晨僵症状。操作时注意防止烫伤,阴虚火旺体质患者慎用。
4、穴位注射
选用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B12等药物注入足三里、梁丘等穴位,兼具针刺和药物治疗双重作用。注射前需排除药物过敏史,局部消毒要严格规范。
5、刺络拔罐
在委中穴等部位皮肤消毒后点刺出血,随即拔罐吸引瘀血。适用于关节肿胀明显的血瘀证候,能快速消肿止痛。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术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
针灸治疗期间应配合关节保护措施,避免爬楼梯、久蹲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动作,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寒,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减轻关节压力,急性发作期可辅助使用护膝等支具,治疗结束后建议进行直腿抬高、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等康复训练,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黑豆等健脾益肾食材,但需注意针灸不能替代基础药物治疗,重度关节畸形患者仍需考虑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