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是什么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肩关节周围炎通常由肩关节囊粘连、肌腱损伤、长期劳损、受凉受寒、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封闭治疗、关节松解手术等方式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肩关节囊粘连
肩关节囊粘连是肩关节周围炎最常见的病理改变,可能与长期制动或外伤有关。患者会出现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尤其在抬臂、外展时疼痛加剧。早期可通过爬墙训练、钟摆运动等康复锻炼改善,若粘连严重可能需要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或行关节镜下松解术。
2、肌腱损伤
肩袖肌腱或肱二头肌长头腱的慢性损伤可导致炎症反应,常见于经常提重物或过度使用上肢的人群。这类患者夜间疼痛明显,可能伴有特定方向的活动障碍。急性期建议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冲击波治疗促进肌腱修复。
3、长期劳损
长期重复性肩部动作如粉刷、搬运等职业因素,会造成肩周肌肉韧带慢性劳损。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活动后加重。这类情况需要调整工作姿势,配合中医推拿和红外线照射治疗,必要时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外敷。
4、受凉受寒
肩部长期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诱发无菌性炎症。这类患者遇冷疼痛加重,可能伴有肌肉痉挛。建议注意肩部保暖,使用艾灸或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疼痛明显时可服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症状。
5、代谢异常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肩关节周围炎,可能与糖基化终产物沉积有关。这类患者往往双侧发病且病程较长。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可联合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超声波治疗改善局部微循环。
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提拉重物和过度使用患肢,睡眠时尽量避免压迫患侧。可进行适度的肩关节环转运动、手指爬墙等康复训练,但需循序渐进避免暴力牵拉。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的鱼类,有助于软组织修复。若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或症状持续加重,需考虑进一步医疗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