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为什么更年期女性易患糖尿病?

发布时间:2020-09-1655378次浏览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复杂,但其根本还属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代谢紊乱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它与女性更年期有何关系呢?

其实血糖浓度的高低主要受两类激素的影响,一类是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可升高血糖的激素,另一类是胰岛素等,降低血糖功效的激素。而当更年期出现时,胰岛素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使身体状况发生了某种改变,造成体内激素调节功能出现紊乱,至使胰腺功能低下胰岛素分泌不足,也会使葡萄糖不能被细胞充分利用而蓄积,使血糖升高、大量糖从尿中排出体外,发展成糖尿病。

其发生的机理主要是胰岛素分泌水平与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密切相关,因为雌激素具有降低血脂的重要作用,而孕酮则起到增加胰岛素分泌的功能。在更年期,女性雌激素和孕酮水平不断降低,性激素对胰岛素的刺激作用不断减弱,就会使胰岛素分泌水平下降,从而导致机体糖耐量降低引发糖尿病。同时,更年女性停经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对甜味的敏感程度有所降低,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甜食的摄取量,从而更易受到糖尿病等潜在疾病的威胁。

相关推荐

尿检中的PH值代表什么意思
尿检中的PH值指的是尿液的酸碱度,尿液的酸碱度反映的是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对判断肾脏的功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尿液当中的PH值,它可以增高或者降低,但异常的增高和降低会反映一些疾病:第一,尿道PH值降低的时候,PH降低表明尿液偏酸,往往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尿液当中排出的酸性物质增加。另外,像呼吸性酸中毒,也会引起尿液当中呈酸性。第二,尿液PH升高,PH值升高的时候,表明尿液是往碱性这个方向发展,一般见于像患者有频繁的呕吐、胃酸丢失过多、服用一些药物,比如像重碳酸盐。另外,有尿路感染的时候,由于细菌的作用也可能会导致尿PH值升高,患者如果有肺部的疾病,出现过度的呼吸,导致呼吸性的碱中毒,尿液也会呈碱性,正常人的尿液PH值是4.6~8.0,所以如果偏离了正常范围,需要到医院来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语音时长 01:55

2021-11-05

81508次收听

胰岛素注射的部位包括哪些
胰岛素注射的部位一般包括腹部、上臂、上臂的外侧、大腿的外侧以及臀部等都是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因为对于胰岛素的注射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所以需要部位的轮换才能使注射相对比较稳定,可以使胰岛素在皮下吸收的相对比较完全,而且长期注射如果仅在局部某一个部位注射,容易造成皮下的硬结、斑块或者局部的脂肪出现了肥大或者是萎缩,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导致血糖的不稳定。一般在腹部脐周5公分以外都可以注射的一个区域,每次注射间隔两厘米,一个月之内不重复。上臂一般注射在外侧双上臂的近心端的外侧。大腿一般也是注射在大腿的外侧这个范围之内,臀部也可以作为注射胰岛素的部位。胰岛素注射以后,一般需要每个部位的轮换,一般一个月之内,不重复注射在同一部位,就不会造成胰岛素导致皮下的硬结或者是脂肪的异常的肥大,或者萎缩情况的发生,这样才能做到合理的用药。
语音时长 02:19

2021-10-15

66169次收听

03:04
血糖14点多会导致什么
血糖十四点多,属于明显的升高的情况,不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够糖尿病诊断的标准,建议大家及时的到医院就诊检查,明确诊断。长期十四点多的血糖,会出现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两大类,急性的和慢性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的高渗性昏迷,以及糖尿病的合并感染等。慢性并发症也分两大块,一个是大血管的病变,还有微血管的疾病,这些都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还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合并足的感染,足坏疽等情况的发生。
03:06
下午测血糖多少正常值
对于餐后的血糖,正常值的范围是指进餐第一口算起,整两个小时的血糖,整两个小时的正常血糖是3.9到7.8mmol/L之间。所以对于正常人,下午所测得的血糖值应该在7.8以下才为正常。如果大于等于7.8以上,小于11.1以下,一般认为是糖耐量异常。如果想判定血糖,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挂内分泌科,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判定是否为血糖正常或血糖异常,就是通常所说的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或者诊断为糖尿病,这些都是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来进行的,而不需要患者自行的判定。
中性细胞比率偏高咋办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常需要抗感染治疗。第二,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外伤,较大的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后12~36小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都可以增加。第三,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后1~2小时内,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会明显增多,特别是内出血时,白细胞可高达20×10的9次方每升。四,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和妊娠中毒症,急性化学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生物毒素如昆虫素、蛇素、毒菌中毒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多。第五,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及一些恶性实体瘤,大多数白血病类型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多,可达数万甚至数10万。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会增多,实为病理性中性粒细胞,所以在临床上见到白细胞数增多,最常见的就是一种感染所引起的。还有一些比如说糖尿病出血等等应急状态的时候,白细胞总数也会增多,另外就是一些恶性的血液病,白细胞总数也会增多。
语音时长 02:46

2021-07-09

102998次收听

糖尿病正常血糖值是多少
患有糖尿病后,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控制血糖,避免血糖太高或太低影响身体健康。空腹血糖和餐后三小时血糖在3.9~6.1之间,餐后一小时血糖在11.1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以下算是正常范围;老年患者控制血糖目标可以适当放宽一些。
糖尿病血糖的标准范围是多少
糖尿病血糖的标准范围,大部分的情况下需要看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空腹血糖不可以超过7.0,餐后血糖不可以超过8.0。一旦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自然也会有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说明显头晕,脚部溃疡,知觉迟钝,也同样会出现明显口渴等情况。
糖尿病餐后血糖正常值
正常人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在七点八以下,餐后一小时血糖应该在十点三以下。如果是糖尿病患者,也是按这个要求来达标。孕期的糖尿病患者是不一样的要求,餐后一小时应该在七点八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在六点七以下,因为怀孕期间对血糖要求更加严格,这样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当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是否达标,也需要查糖化血红蛋白,因为糖化血红蛋白代表三个月血糖水平,要根据患者有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年龄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如果患者年轻没有并发症,就应该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六点五以下。如果老年有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就要控制在7一下,或者再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放宽标准。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要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3

64650次收听

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
引起糖尿病的病因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肥胖因素、生活和饮食因素,如果长期熬夜,经常吃高脂肪食物,那么患上该疾病的几率则会大大增加。此外,自身免疫、精神神经因素也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还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都患有该疾病,子女患病的几率则会增加。
01:23
孕妇糖尿病怎么办
孕妇一旦发现自己患了糖尿病,首先不要惊慌,因为孕期糖尿病的治疗,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饮食上既要兼顾胎儿的成长,还要注意达到血糖的有效控制。另外在适当情况下可以增加一些运动量,避免体重快速增加。如果采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还不能达标的情况下,孕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血糖尽快达标。这时妊娠糖尿病或者孕妇糖尿病的治疗,只能用胰岛素。主要用人胰岛素,或者一部分胰岛素的类似物。其他的口服降糖药,一般不推荐使用。
如何预防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的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群体重增加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以及摄入大量热量,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因此预防糖尿病首先应该对人群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高老百姓对糖尿病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要控制饮食,要减少脂肪、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酸等不良食物的摄入,减少热量的摄入,保持合理的身材、体型,保持不超重的状态。另外要加强运动。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也是目前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缺乏运动,因此加强运动锻炼是预防糖尿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建议一般的人群每周应该保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锻炼,才能够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其次应该限盐、戒烟、限酒,要保持心态的平衡,才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从而预防糖尿病。
语音时长 02:09

2019-05-30

50428次收听

02:22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主要是血管和神经这两种因素。第一,糖尿病的下肢动脉闭塞或者是狭窄,造成供血不足,可以造成糖尿病足。第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导致下肢的感觉异常、防御能力下降,共同作用产生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为足部发凉麻木、感觉迟钝。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皮肤发凉。还有一些患者因为下肢动脉闭塞比较严重,造成下肢供血不足,会出现走路之后足部疼痛的症状,称为间歇性跛行。这是糖尿病足的一个前期症状。
02:26
糖尿病人能吃蜂蜜吗
糖尿病人不建议吃蜂蜜。蜂蜜中虽然含有一些人体需要的某些营养素,但它其中主要的成分是双糖,包括蔗糖和果糖等等,还含有一些单糖葡萄糖。如果糖尿病人食用蜂蜜,其血糖会上升非常快,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容易造成血糖的波动以及容易出现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等等。另外蜂蜜中的营养素可以通过其他食物完全代替,所以病人完全可以通过吃其他食物来满足自己的口感和营养的需要。因此在考虑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并不建议糖尿病人食用蜂蜜。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南瓜的降糖机理在于含有大量的果胶纤维素,与淀粉类食物混合时,会使碳水化合物吸收减慢,从而推迟胃排空的时间,并改变肠蠕动速度,使饭后血糖不致于升高过快。
妊娠糖尿病为何暴增
妊娠糖尿病(GDM)一般指怀孕期间新发的糖尿病。怀孕中后期,胎盘分泌的一些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孕酮、胎盘泌乳素等开始干扰胰岛素的作用,使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所以孕24周以后糖尿病的发生率比较高,32~34周最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