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e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62192次浏览

乙肝e抗体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低或很少,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间已较长久的标志。但如果HBV-DNA阳性,说明血中仍存在乙肝病毒或病毒已变异,不仅有传染性,而且对机体的危害可能更大。

乙肝e抗体阳性并不能表示慢性肝炎已经痊愈。近年来发现,乙肝e抗体为阳性,部分患者乙肝病毒DNA为也是阳性,病情迁延不愈,这是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报导致的结果,不能忽视。

乙肝e抗体阳性要结合患者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后的诊断。若乙肝e抗体在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出现,最终可以呈现三抗体都为阳性,表示体内的乙肝病毒已经被清除,并具有一定和免疫力,此时,最好能坚持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等病情彻底稳定后再停药。

若乙肝e抗体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体同时出现,就是俗称的乙肝小三阳,见于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也见于慢性乙肝患者,表明体内病毒复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传染性降低,病情可能趋于稳定。发生病毒变异者病情并不减轻或稳定。

相关推荐

乙肝病毒会导致胎儿畸形吗
乙肝病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但概率较低。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后,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影响胎儿,可能引起早产、低体重或新生儿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胎儿肝脏损伤。多数情况下规范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
01:53
打乙肝疫苗可以怀孕吗
怀孕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怀孕期间不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如果育龄期妇女表面抗体是阴性的,对乙肝病毒没有免疫力,那么一旦在妊娠期间有暴露乙肝病毒的情况,就有可能造成一个急性乙肝的过程,那就会对妊娠造成一定的麻烦和影响。所以还是建议在怀孕之前呢接种乙肝疫苗,但是如果已经怀孕了,就不建议再接种乙肝疫苗了。因为乙肝疫苗的使用安全数据上对妊娠期妇女缺乏有效的安全性的一些临床使用数据,那么我们就只能在分娩以后再考虑接种乙肝疫苗了。
02:23
为什么打了乙肝疫苗没有抗体
打了乙肝疫苗没有产生抗体的原因如下:1.剂量的原因。如果是剂量不够,也有可能产生不了相应的抗体。2.疫苗的质量。如果不是去正规单位接种的,疫苗保存的不好,也可能产生不了抗体。3.机体自身有免疫性疾病。如果机体有一些影响免疫功能的疾病,比如说艾滋病啊等等,这类人不容易产生抗体。4.遗传因素。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生的宝宝产生的抗体往往比较低,或者不产生抗体。5.隐形的乙肝病毒感染。如果病人有隐形的乙肝病毒感染,这也是不产生抗体的一个原因。
01:51
为什么乙肝病毒不能完全清除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核酸会进入到肝细胞的细胞核内,在细胞核内形成一个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它是一个共价闭合、环状的病毒的核酸,以共价闭合、环状的DNA为模板,不断地复制病毒的DNA,不断合成新病毒,然后再释放到肝细胞外面去。目前的抗病毒药,都是抑制病毒DNA的复制,但是很难有针对细胞核内这种原始模板,也就是cccDNA的特效药物,不能够把这种原始模板清除。所以乙肝病毒很难从人体内彻底清除掉,因为这种原始的模板,它的稳定性很强,存活寿命也很长,这也是乙肝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
和乙肝小三阳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通常乙肝小三阳是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性生活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是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另外小三阳的病人病毒载量低,所以和小三阳的患者一起吃饭是不存在感染的风险的。如果小三阳的病人存在病毒复制活跃,也就是传染性强,而健康方无乙肝表面抗体,并且都存在口腔破溃,一起吃饭是可以引起乙肝传染的,但这种传染的几率很小,实际上乙肝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的比较多见,有效的进行母婴阻断大大降低了母婴传播。在乙肝的预防这方面主要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让自身身体产生足够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就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另外注意个人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例如不与乙肝患者公用牙刷,剃须刀等。
语音时长 01:19

2021-06-09

74246次收听

01:55
乙肝疫苗可以用医保吗
乙肝疫苗不在医保范围内。乙肝疫苗目前在我国是计划免疫,刚出生的小宝宝需要打三针乙肝疫苗。就是在出生的时候打一针,然后在一个月和半年的时候各打一针,这三支均免费。对于普通人群,经过乙肝疫苗接种应当产生表面抗体,也就是乙肝五项中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如果表面抗体阴性,定量值小于10mIU/mL,就是没有抗体,就需要继续接种乙肝疫苗,激发身体产生抗体,这时再接种的乙肝疫苗不免费,也不属于医保范围。但是费用也不算特别昂贵。
乙型肝炎与糖尿病有关吗?
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场所,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常引起糖代谢的紊乱,导致胰腺中胰岛细胞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尿糖、空腹血糖增高,被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
治疗乙肝的穴位及刺激方法有哪些
急性乙肝一旦转为慢性疾病,治疗起来是很麻烦的,在临床上,目前还没什么特效药可i以治疗乙肝,所以说患者朋友要摆好心态,与乙肝“和平”共处,我国中医对于乙肝的治疗颇有研究,比如说穴道疗法,专家提出,患者朋友每天坚持用穴道疗法对于慢性肝炎的治疗很有帮助,下面来介绍治疗乙肝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是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五种,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代表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标志。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转氨酶升高,所以一般情况下,病毒感染并不是肝脏肝炎非常重要的危害,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免疫损伤和肝细胞破坏。e抗原阳性代表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导致肝细胞被大量破坏,机体出现相应肝病症状。所以e抗原阴转是临床当中治疗肝炎非常重要指标。e抗原阳性也代表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如果做乙肝病毒DNA检测,含量是会非常高,达到很高数量级,如果治疗有效,不仅e抗原会阴转,乙肝病毒DNA含量也会下降。
语音时长 01:22

2020-03-18

60532次收听

乙肝可以自行痊愈吗
乙肝的出现确实会威胁到个人的健康,所以同样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一般乙肝虽然会有自行痊愈的可能,但是并不建议这般做,毕竟乙肝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首先就会对于个人健康造成影响,有可能会出现肝硬化,又或者是肝癌,另外也可能会造成传染。
乙肝小三阳可以喂奶吗
乙肝小三阳可以进行母乳喂养,须及时和医生沟通,采取措施。如果新妈妈出现乳头破裂时,应该禁止喂养,所以哺乳期间保护自己的卫生,对于携带乙肝病毒的新妈妈更为关键。另外,如果携带乙肝病毒的新妈妈还是担心自己的病毒侵害孩子,也可以采取把自己的乳汁吸到奶瓶,用奶瓶喂养的方式。1、切断传播途径,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可从怀孕7个月起,每月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如果临近生产的孕妇发现得了乙肝,在发现时可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胎儿出生后,24小时内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在1~2周后打第一支乙肝疫苗,以后则1、6月间期顺延,保护率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一三,效果较好。2、携带乙肝病毒可正常哺乳,在美国,对于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妈妈,只要是病毒的携带者,并没有其肝病病理反应时,通常鼓励这些妈妈们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乙肝携带的育龄女性,在分娩后,新生儿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之后,这些疫苗和免疫药物就会很快对孩子形成保护,而研究发现,即使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乙肝病毒DNA检测为阴性、肝功能正常,就说明在体内病毒没有活跃,而此时检测这些准妈妈的乳液,并不能发现其中含有乙肝病毒,所以满足这些条件的新妈妈可以放心地给孩子哺乳。
语音时长 02:25

2020-02-13

58153次收听

乙肝阴性什么意思
乙肝阴性是指没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肝阴性是健康人体内或已治愈乙肝患者中有乙肝的抗体,从安全方面来讲,还需检查有无乙肝抗体,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检查是否患有乙肝及是否具有传染性的检测指标是乙肝五项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因此,也称乙肝五项为乙肝两对半。通过两对半检查能判定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HBsAg是感染病毒的标志,但并不是反映病毒有无复制以及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HBsAb是人体的保护性抗体,出现阳性则说明机体已康复或有抵抗力,HBeAg是病毒复制标志,HBeAb为病毒复制停止或减少的标志,代表传染性较弱,但不代表绝对没有传染性,HBcAb是说明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的标志。乙肝五项检查全部阴性有以下几种情况,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曾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已治愈但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接种乙肝疫苗,但目前已无乙肝表面抗体。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语音时长 02:06

2020-02-13

54219次收听

乙肝是如何传染的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三种途径。HBV母婴垂直传播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慢性HBV感染者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将HBV传播给新生儿。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的母亲容易传播HBV至新生儿。成人主要经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HBV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如纹身、扎耳环孔、修眉、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也可经有创的医学操作、检查等传播。HBV性传播多见于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男男同性恋者等。那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方式是注射乙肝疫苗。HBV感染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DNA水平,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胆红素水平无关。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11

58269次收听

乙肝小三阳肝功能正常需要治疗吗
乙肝小三阳肝功能正常是否需要治疗还得看具体的情况,主要看的就是患者的年龄以及肝胆B超的检查结果。若是患病时间较长,年龄在40岁左右,肝脏容易硬化,所以即便是肝功能正常,也需要及时的进行治。
05:44
服用核苷类药物注意什么
核苷类药物,根据它的有效性和耐药性,分为一线药物和非一线药物。目前在中国上市的一线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除此以外,还有的药物或是抗病毒的效果差,或是耐药变异发生率高一些,现在已经不把它作为一线药物使用,比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这些药物是在一线药物没有条件使用的情况下或者一线药物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情况下才选择的药物。除了药物选择以外,在用核苷类药物治疗过程中,还应该了解核苷类药物的副作用。根据不同的副作用和患者自身的条件来选择不同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