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掉了一块是怎么回事
牙齿掉了一块可能由龋齿、牙外伤、牙周病、磨牙症或酸蚀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牙、牙冠修复、根管治疗、牙龈治疗或牙齿矫正等方式治疗。
1、龋齿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侵蚀形成的缺损,早期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龋洞并伴随冷热刺激痛。龋齿导致的牙齿缺损可通过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严重时需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银汞合金进行充填。若龋坏已波及牙髓则需进行根管治疗。
2、牙外伤
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牙体硬组织折断或脱落,常见于前牙区。外伤后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轻微缺损可用光固化树脂修复,严重折断需进行桩核冠修复。外伤后应立即就医检查是否伤及牙髓。
3、牙周病
重度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使牙齿失去支撑而松动脱落。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治疗需进行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必要时配合牙周手术。已松动的牙齿可能需要夹板固定。
4、磨牙症
长期夜磨牙会导致牙齿过度磨损,严重时可能出现牙齿崩裂。患者多伴有颞下颌关节不适症状。治疗需佩戴咬合垫保护牙齿,同时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严重磨损的牙齿可能需要进行全冠修复。
5、酸蚀症
长期接触酸性物质如碳酸饮料、胃酸反流等会导致牙齿表面脱矿软化,出现凹陷性缺损。患者牙齿常对冷热刺激敏感。治疗需控制酸性物质摄入,缺损处可用复合树脂修复,严重者需进行全冠修复。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配合牙线清洁,避免咬硬物和进食过多酸性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齿问题及时治疗。对于已经出现牙齿缺损的情况,应尽早就医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避免缺损进一步扩大影响咀嚼功能。修复后需注意维护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修复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