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起水泡怎么治
手部起水泡可通过保持干燥、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手部起水泡通常由摩擦刺激、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病毒感染、汗疱疹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
手部起水泡后需避免接触刺激性液体,减少手部摩擦。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手套,洗手后及时擦干水分。汗疱疹患者可局部使用滑石粉保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水泡破裂感染。
2、外用药物
真菌感染引起的水泡可涂抹联苯苄唑乳膏或酮康唑乳膏。过敏导致的水泡需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合并感染时可加用莫匹罗星软膏。水泡未破溃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
3、口服药物
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疱性皮疹需口服阿昔洛韦片。严重过敏反应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片,伴有细菌感染时配合头孢呋辛酯片。汗疱疹患者可服用维生素B6片调节神经功能。
4、物理治疗
顽固性汗疱疹可采用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较大的张力性水泡可在消毒后用无菌针头穿刺引流,保留疱皮保护创面。冷冻治疗适用于反复发作的病毒性水泡。
5、手术治疗
长期不愈的感染性水泡需手术清创,伴有甲真菌病时可能需拔甲治疗。瘢痕体质者水泡愈合后若形成增生性瘢痕,可考虑瘢痕切除术。
日常应避免接触洗衣粉、洗洁精等化学制剂,做家务时佩戴橡胶手套。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蔬菜。保持规律作息,控制情绪波动有助于预防汗疱疹复发。若水泡持续增大、化脓或伴随发热,须及时到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