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吸入性损伤是怎么造成的
中度吸入性损伤通常由高温气体、化学物质刺激、有毒烟雾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可能与热力损伤、化学性损伤、缺氧性损伤、感染性损伤、机械性损伤等因素有关。
1、热力损伤
高温气体或蒸汽直接灼伤呼吸道黏膜,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常见于火灾现场或工业事故,可能伴随皮肤烧伤。需立即脱离热源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医生可能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
2、化学性损伤
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吸入后破坏气道结构,如氯气中毒可引发支气管痉挛。接触史明确的患者需紧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处理,临床常用氨溴索注射液促进黏液排出。
3、缺氧性损伤
密闭空间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窒息,同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典型表现为口唇樱桃红色,需立即给予纯氧治疗,严重时需高压氧舱干预。
4、感染性损伤
受损黏膜继发细菌感染,常见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定植。表现为脓性痰液和发热,医生可能开具左氧氟沙星片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控制感染。
5、机械性损伤
吸入颗粒物造成物理性划伤,如粉尘或金属碎屑嵌入气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黏膜破损,需用生理盐水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清除异物。
发生吸入性损伤后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加重黏膜出血。恢复期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维持50%湿度。定期复查肺功能,若出现持续胸痛或咳血需立即返院检查。未完全康复前禁止吸烟及接触粉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