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定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可通过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表现为足跟或足底疼痛、晨起第一步痛感明显、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重。
1、典型症状
足底筋膜炎最显著的特征是足跟或足底内侧疼痛,尤其在晨起下床第一步时痛感剧烈,活动后稍缓解但久站或运动后复发。疼痛可能呈刺痛或灼烧感,部分患者描述为足底紧绷感。症状通常单侧出现,但双侧受累时需排查系统性炎症疾病。
2、压痛检查
医生会在足底筋膜跟骨附着点处进行触诊,典型患者按压时有明显局限性压痛。被动背伸脚趾或让患者用脚尖站立可能诱发疼痛。需注意与跟骨脂肪垫萎缩、跟骨应力性骨折等疾病的压痛位置区别。
3、影像学评估
X线可排除跟骨骨刺或骨折,但约半数患者存在跟骨骨刺却无临床症状。超声检查能显示筋膜增厚超过4毫米或结构紊乱。MRI用于复杂病例,可清晰显示筋膜水肿、撕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
4、鉴别诊断
需与跗管综合征、腰椎神经根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区分。跗管综合征有夜间烧灼痛和感觉异常,神经传导检查可确诊。腰椎问题引起的牵涉痛常伴腰部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异常。
5、特殊测试
Windlass试验是特异性较高的检查方法:患者坐位时被动背伸大脚趾,若诱发足底疼痛则为阳性。跟骨挤压试验阴性可排除跟骨应力性骨折。动态超声可观察筋膜在负重时的实时变化。
确诊足底筋膜炎后,建议减少跑跳等高冲击活动,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每日进行跟腱拉伸和筋膜放松训练。急性期可冰敷疼痛部位,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或局部注射等医疗干预。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足部负荷,夜间可使用足部支具保持筋膜伸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