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手术后如何护理
心脏瓣膜手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药物使用、活动恢复、饮食调整及心理支持。术后护理措施主要有伤口清洁消毒、规律服药、渐进式活动、低盐低脂饮食和定期复查。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使用碘伏消毒液或医用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避免沾水或抓挠。若出现发热或伤口疼痛加剧,可能提示感染,应及时就医处理。胸骨愈合期间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防止骨骼移位。
2、药物管理
需严格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同时可能需配合地高辛片控制心率,呋塞米片减轻水肿。用药期间监测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定期复查凝血功能。避免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同服。
3、活动康复
术后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3周后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活动。6周内避免驾驶或上肢负重,3个月内禁止游泳及球类运动。康复训练应遵循心肺功能评估结果,出现心悸气短需立即停止活动。
4、饮食调理
采用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促进组织修复,搭配西蓝花、菠菜等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需保持摄入稳定。限制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每日饮水控制在1.5-2升。
5、心理支持
术后可能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加入心脏康复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若持续存在睡眠障碍或情绪低落,需心理科介入评估。
术后3个月内每周监测体重变化,下肢水肿加重需警惕心力衰竭。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疫苗。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功能,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手术史和用药信息。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