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狂犬疫苗有禁忌证吗
接种狂犬疫苗存在禁忌证,主要包括对疫苗成分过敏、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情况。
对疫苗任何成分如明胶、新霉素等过敏者禁止接种,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处于急性发热期或严重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者需暂缓接种,避免加重原有病情。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可能无法产生足够抗体,需医生评估风险后决定。妊娠期妇女若被高风险动物咬伤,仍需权衡利弊后接种,目前未发现明确致畸证据。接种后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反应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者,应停止后续剂次接种。
部分特殊情况如轻微感冒、哺乳期、慢性病稳定期等通常不影响接种。被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后,即使存在禁忌证也应以暴露后预防为主,可通过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疫苗的方式降低风险。接种前应如实告知医生健康状况和用药史,由专业人员评估个体适应性。
接种狂犬疫苗后应留观30分钟观察过敏反应,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出现局部红肿可冷敷处理。若出现持续高热、头痛或肢体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需远离流浪动物,被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饲养宠物者应定期为动物接种兽用狂犬疫苗,降低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