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矫正牙齿的过程主要包括口腔检查、制定方案、佩戴矫治器、定期复诊及保持器使用五个阶段。具体流程需根据个体牙齿畸形类型、年龄及口腔健康状况综合设计。
1、口腔检查
通过全景片、侧位片及口内扫描获取牙齿三维数据,评估牙槽骨高度、牙根形态及咬合关系。需检查龋齿、牙周炎等基础疾病,必要时先行治疗。儿童还需拍摄手腕骨片判断生长发育阶段。
2、制定方案
根据检查结果设计个性化方案,选择传统托槽、隐形矫治器等工具。复杂病例可能需拔除前磨牙或配合骨钉辅助。方案需明确预期效果、治疗周期及风险告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3、佩戴矫治器
固定托槽需酸蚀牙面后粘接,弓丝施加轻力引导牙齿移动。隐形矫治器每两周更换一副,每日佩戴20小时以上。初戴期可能出现牙齿酸胀、口腔溃疡等适应症状,一般1-2周缓解。
4、定期复诊
固定矫治每4-6周调整弓丝力度,隐形矫治每8-12周领取新矫治器。每次复诊需检查牙齿移动进度、附件脱落情况及口腔卫生状态,必要时进行邻面去釉或牵引橡皮筋辅助。
5、保持器使用
矫治结束后需佩戴保持器1-2年防止复发,前半年全天佩戴,后期逐步改为夜间使用。透明保持器需定期更换,哈雷保持器可调节松紧度。终生夜间佩戴可最大限度维持效果。
矫正期间应使用正畸专用牙刷清洁托槽周围,避免啃咬硬物造成附件脱落。饮食需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隐形矫治器佩戴时禁食有色饮料。出现托槽扎嘴可用正畸蜡保护黏膜,矫治器丢失需及时联系医生补做。定期洁牙可预防牙釉质脱矿,矫治结束后建议进行牙齿美白或贴面修复提升美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