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吃多了血压低了怎么补救
服用降压药过量导致血压过低时,可通过调整用药、补充体液、调整体位等方式缓解。低血压可能与药物过量、个体敏感性、脱水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
立即停止服用降压药,避免血压进一步下降。保持平卧位或抬高下肢,有助于血液回流至心脏,改善脑部供血。适量饮用淡盐水或温糖水,补充血容量,缓解因脱水导致的低血压。监测血压变化,若持续低于90/60毫米汞柱或出现意识模糊,需紧急就医。遵医嘱调整后续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部分患者对降压药敏感性较高,常规剂量也可能引发低血压,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类型。联合使用利尿剂或血管扩张剂时,药物协同作用可能加剧血压下降,需密切监测。老年人或合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起身时应缓慢行动。长期高血压患者突然血压骤降可能引发器官灌注不足,需警惕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避免高盐食物与酒精摄入,遵医嘱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运动宜选择低强度有氧活动,避免突然体位变化。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低血压前兆,应立即坐下休息并测量血压。建议家属学习急救知识,备好血压计与紧急联系方式,发现意识障碍或血压持续不升时及时送医。长期服药者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避免药物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