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中老年人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心理调节、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高血压通常由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慢性肾病等因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管收缩,厄贝沙坦片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功能,氢氯噻嗪片促进钠水排泄。药物治疗需持续进行,不可擅自停药。服药期间注意监测心率变化,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3、定期监测
每日早晚各测量血压1次,记录波动情况。就诊时携带3-7天的血压记录供医生参考。每3个月检查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每年进行心脏超声和颈动脉超声评估靶器官损害。
4、心理调节
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精神压力,每天练习15-20分钟。参加社区活动保持社交联系,避免孤独感加重病情。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眠药物。
5、中医调理
辨证使用天麻钩藤颗粒平肝潜阳,牛黄降压丸清热熄风。配合耳穴压豆疗法,选取降压沟、神门等穴位。每日按摩太冲、涌泉等穴位各5分钟,辅助调节气血运行。
高血压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注意低脂低糖,多摄入全谷物和优质蛋白。控制体重使体质指数维持在24以下,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保持乐观心态,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制定个性化的长期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