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磨玻璃结节是什么
肺磨玻璃结节是指肺部CT影像中呈现磨玻璃样密度增高的类圆形阴影,可能由炎症、出血、纤维化或早期肺癌等病因引起。
1、炎症性病变
肺部感染是磨玻璃结节的常见原因,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或真菌感染。这类结节通常伴随咳嗽、发热等症状,抗感染治疗后多可吸收。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者需住院静脉用药。
2、肺泡出血
外伤或血管异常可能导致肺泡内出血,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患者可能出现咯血、呼吸困难,需通过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止血治疗可选用氨甲环酸注射液,同时需处理原发疾病。
3、间质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疾病早期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伴随进行性加重的气促。高分辨率CT能显示特征性网格影,肺功能检查可见限制性通气障碍。吡非尼酮胶囊、尼达尼布软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可延缓病情进展。
4、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属于癌前病变,结节直径多小于5毫米,生长缓慢但具有恶变潜能。定期随访中若发现结节增大或实变,需考虑手术切除。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是常用术式,术后需长期随访。
5、早期肺腺癌
磨玻璃结节可能是原位腺癌或微浸润腺癌的表现,尤其当出现实性成分或分叶征时。薄层CT动态观察结节变化,必要时需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后可根据分期选择肺叶切除术或立体定向放疗。
发现肺磨玻璃结节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减少厨房油烟吸入,保持室内通风。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以增强肺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引发气促。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鸡蛋、鱼肉及深色蔬菜。建议每3-6个月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变化情况,由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评估后续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