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临床护理路径
大肠癌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管理、术后康复和长期随访四个阶段。护理重点涉及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和心理干预等方面。
术前评估阶段需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凝血指标和营养状态检测。护理人员应协助完成肠镜检查、影像学评估等必要检查,同时开展肠道准备指导。针对焦虑情绪明显的患者,可联合心理科进行疏导干预。术中管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配合手术团队完成体位摆放、器械传递等工作。麻醉苏醒期要特别注意呼吸道管理,防止误吸发生。术后康复早期着重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记录引流液性质和引流量。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控制多采用阶梯给药方案,从非甾体抗炎药过渡到阿片类药物。肠功能恢复期间需逐步调整饮食结构,从流质过渡到低渣饮食。长期随访阶段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通过结肠镜复查评估复发情况。护理人员需建立完整的随访档案,记录患者排便习惯改变、体重波动等细节。对于造口护理患者,要详细指导造口袋更换技巧和皮肤护理方法。
日常护理中应保持适量膳食纤维摄入,推荐选择去皮苹果、蒸南瓜等易消化食材。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提举重物和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注意观察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需及时复诊。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饮食内容和身体反应,为复诊提供参考依据。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必要时可参加肿瘤患者互助小组。
相关推荐
02:15
02:05
02:35
02:13
0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