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的早期症状
缺血性心肌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胸闷、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该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发的慢性心脏病,需及时干预防止心力衰竭。
1、胸闷
胸闷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迫感或紧缩感,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常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衡有关,需警惕发展为心绞痛。
2、活动后气促
轻度体力活动如爬楼梯、快步走时出现呼吸急促,休息后可缓解。这与心肌收缩功能下降、肺淤血相关,提示心脏泵血功能已受影响。患者可能误认为年龄增长或缺乏锻炼所致,延误就诊。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平卧时因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导致夜间突然憋醒、需坐起缓解,严重时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此为左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需与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鉴别。
4、心悸
自觉心跳沉重、漏跳或过快,可能由心肌缺血引发心律失常所致,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电图检查可发现ST-T改变或心律失常证据。
5、乏力
不明原因的疲劳感,即使充分休息仍难以缓解。由于心脏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活动耐力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
确诊缺血性心肌病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并控制血压血糖。日常应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有氧活动,每周监测体重变化预防水肿。若出现症状加重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复诊,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