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婴儿体内有无蛲虫
判断婴儿体内有无蛲虫可通过观察肛门瘙痒、夜间哭闹、粪便虫体等典型症状,结合透明胶带法或粪便检测确诊。蛲虫感染多与卫生习惯不良、接触污染环境有关。
1、肛门瘙痒
蛲虫成虫夜间在肛门周围产卵会引发剧烈瘙痒,婴儿可能出现频繁抓挠会阴、睡眠不安等症状。家长可于婴儿入睡后1-3小时用强光检查肛周,若发现白色线状虫体即可初步判断。
2、夜间哭闹
因蛲虫活动导致的肛门瘙痒常使婴儿夜间突然惊醒哭闹,可能伴随磨牙、翻身频繁等表现。需与肠绞痛、缺钙等情况鉴别,持续3天以上夜间定时哭闹需考虑寄生虫感染。
3、粪便虫体
部分感染者粪便中可见长约5-10毫米的白色线头样成虫,多呈蜷曲状。收集婴儿排便后1小时内的新鲜标本,用棉签拨开粪便表层观察,检出率较高。
4、透明胶带法
晨起未排便前将透明胶带粘压婴儿肛门皱褶处,送检可见蛲虫卵。需连续检测3-5天以提高准确率,该方法适用于6月龄以上婴儿。
5、粪便检测
通过显微镜检查粪便中的蛲虫卵或成虫片段,需采集不同时间段的3份标本。该方法能同时筛查其他肠道寄生虫,但蛲虫卵检出率低于透明胶带法。
确诊蛲虫感染后,家长需对婴儿衣物、床单进行沸水烫洗,玩具用紫外线消毒,家庭成员同步治疗。日常注意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避免婴儿接触不洁物品。治疗期间可给婴儿穿连体睡衣减少抓挠,肛周涂抹凡士林缓解瘙痒。若婴儿出现腹痛、腹泻加重或皮疹扩散等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