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结肠镜检查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电子结肠镜检查后需注意饮食调整、活动限制、症状观察、药物管理和复查随访等事项,以减少不适并预防并发症。
1、饮食调整
检查后2-4小时内禁食,待麻醉完全消退后先饮用少量温水,无呕吐反应可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术后24小时内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高纤维及产气食物,如辣椒、豆类、牛奶等。若进行息肉切除,需遵医嘱延长低渣饮食时间。
2、活动限制
检查后24小时内禁止驾驶或高空作业,避免因麻醉残留导致判断力下降。当日应卧床休息,减少腹部用力动作,如提重物、剧烈咳嗽等。息肉切除术后患者需保持1-3天轻度活动,防止创面出血。
3、症状观察
密切监测腹痛、腹胀、便血、发热等症状。轻微腹胀可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持续超过24小时或加重需就医。便血量超过5毫升或出现鲜红色血便,可能提示创面出血,应立即返院处理。
4、药物管理
活检或治疗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抗感染药物如头孢克洛分散片。原有抗凝药物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量,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需暂停3-5天。出现腹泻可短期服用蒙脱石散。
5、复查随访
单纯检查无异常者建议3-5年复查,发现息肉者需根据病理结果制定随访计划。绒毛状腺瘤切除后3-6个月需复检,炎症性肠病患者应按期进行内镜评估。术后出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缩短监测周期。
检查后应保持肛门清洁,每日温水坐浴1-2次促进创面愈合;恢复期优先选择蒸煮烹调方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羹帮助组织修复;两周内避免长途旅行或高强度运动,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等异常及时返诊;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长期随访患者需做好检查记录并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