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肌检查是什么检查
产后盆底肌检查是针对分娩后女性盆底肌肉功能状态的专项评估,主要通过触诊、压力测试或肌电图等方式检测肌肉收缩力、松弛度及神经控制能力。
1、触诊检查
医生通过手指触诊评估阴道内盆底肌群张力,观察肌肉自主收缩强度及疲劳度,判断是否存在肌力减退或高张力状态。触诊可初步筛查盆底肌松弛、痉挛等异常。
2、压力测试
使用压力传感器或气囊装置定量测量阴道收缩时的压力值,量化盆底肌爆发力和持久力。压力值低于30cmH2O提示肌力不足,常见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3、肌电图检查
通过电极记录盆底肌电活动,分析肌肉激活模式、协调性和神经支配情况。可鉴别神经源性损伤与肌源性损伤,为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4、超声评估
经会阴或经阴道超声观察静息及用力状态下盆膈位置变化,测量膀胱颈移动度、直肠膨出程度等,辅助诊断脏器脱垂。
5、问卷筛查
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或盆底功能障碍量表,结合排尿日记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帮助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器械检查。
产后42天是盆底肌检查的黄金窗口期,建议所有经阴道分娩女性常规接受评估。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避免提重物、久蹲等增加腹压的行为。若出现漏尿、下坠感等症状应及时复查,必要时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或电刺激疗法。哺乳期女性需告知医生哺乳情况以调整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