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鼓膜内陷
鼓膜内陷可通过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鼓气耳镜观察、听力测试及症状评估综合判断。鼓膜内陷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炎、气压损伤、鼻咽部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
1、耳镜检查
使用耳镜可直接观察鼓膜形态,内陷的鼓膜常表现为光锥缩短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严重时鼓膜呈漏斗状凹陷。急性中耳炎继发的内陷可能伴随充血或液平面。
2、声导抗测试
通过测量中耳传音系统的声阻抗变化,鼓膜内陷会显示B型或C型鼓室导抗图,提示中耳负压或积液。该检查能定量评估内陷程度。
3、鼓气耳镜观察
在耳镜基础上施加正负气压,观察鼓膜活动度。内陷鼓膜对压力变化反应迟钝,严重者完全无移动,可能伴随粘连性中耳炎。
4、听力测试
纯音测听可发现传导性听力下降,气导阈值升高,骨导正常,气骨导差大于15分贝。长期内陷可能导致混合性聋。
5、症状评估
患者主诉耳闷胀感、听力减退、耳鸣或自听增强。若继发感染可出现耳痛、耳漏。儿童可能表现为抓耳、烦躁或语言发育延迟。
发现鼓膜内陷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潜水或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活动,保持鼻腔通畅,可尝试捏鼻鼓气法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鼻咽部水肿,合并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炎。反复发作或听力显著下降者需考虑鼓膜置管术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日常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耳道进水,定期复查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