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包括哪些疾病
艾滋病可能包括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病变等疾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缺陷。
1、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容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常见有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等。肺孢子菌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结核病可能出现低热、盗汗、消瘦;隐球菌脑膜炎常见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这些感染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抗肺孢子菌,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抗结核,两性霉素B注射液治疗隐球菌感染。
2、恶性肿瘤
艾滋病相关恶性肿瘤主要有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卡波西肉瘤表现为皮肤紫红色斑块或结节,可能累及内脏器官;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体重下降。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如使用多柔比星注射液、环磷酰胺片等药物。
3、神经系统病变
艾滋病可能引起HIV相关脑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并发症。HIV相关脑病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行为改变、运动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刺痛、肌无力。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对症处理,如使用齐多夫定片控制病毒复制,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痛。
4、消化系统疾病
艾滋病患者常见口腔念珠菌病、巨细胞病毒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口腔念珠菌病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疼痛;巨细胞病毒性肠炎可能出现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治疗需使用氟康唑胶囊抗真菌,更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其他并发症
艾滋病还可能引起消耗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消耗综合征表现为体重明显下降、肌肉萎缩;心血管疾病可能出现心肌炎、心包炎;肾脏疾病常见HIV相关肾病。这些并发症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等措施。
艾滋病患者需要坚持规范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均衡,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心理上要保持积极乐观,家人和社会应给予关爱支持,减少歧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艾滋病可以成为可控的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