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凉胃呕吐怎么办
小儿凉胃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保暖、补充水分、按摩缓解、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凉胃呕吐通常由腹部受凉、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肠套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呕吐后需暂停进食2-4小时,待胃肠休息后给予少量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症状缓解后可尝试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减少单次喂养量。家长需观察孩子进食后是否再次呕吐,若持续呕吐需就医。
2、腹部保暖
用温热毛巾或暖水袋包裹毛巾后敷于腹部,温度控制在40℃以下,每次15-2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可配合顺时针轻柔按摩脐周。睡眠时穿棉质肚兜或使用腹带,避免夜间踢被受凉。外出时家长需注意给孩子增添衣物,特别要保护腹部区域。
3、补充水分
呕吐易导致脱水,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Ⅲ,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观察尿量是否减少、口唇是否干燥等脱水表现。若出现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等中重度脱水症状,家长需立即送医。1岁以下婴儿每日液体维持量约150毫升/千克体重。
4、按摩缓解
家长洗净双手后,用拇指指腹沿脐周顺时针轻柔按摩3-5分钟,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可配合推拿手法如补脾经拇指桡侧缘向心推、揉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等。注意室温保持在26-28℃,避免按摩时受凉。若孩子哭闹抗拒需立即停止。
5、药物治疗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呕吐严重时医生可能开具多潘立酮混悬液,但2岁以下慎用。中成药如藿香正气口服液需辨证使用。家长不可自行给孩子服用止吐药,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定期煮沸消毒,避免进食隔夜或冷藏直接食用的食物。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睡眠时使用睡袋防止腹部受凉。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呕吐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若呕吐伴随高热、血便、意识改变等症状,或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家长须立即带孩子就诊儿科或急诊科。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帮助胃肠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