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鞘炎该怎样治疗
跟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跟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减少跟腱部位活动,可使用弹力绷带固定或穿戴跟腱保护支具。避免跑跳等剧烈动作,日常行走时可使用足跟垫减轻跟腱张力。休息期间可配合冰敷缓解肿胀疼痛,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每次治疗10-15分钟。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期患者,可刺激跟腱组织修复。热疗可采用蜡疗或红外线照射,每日1-2次。康复训练包括跟腱拉伸和离心力量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开展。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外用药物可选择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酮洛芬凝胶。严重疼痛者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但需注意胃肠不良反应。合并感染者需加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
4、局部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跟腱周围糖皮质激素注射,常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射后需严格制动48小时,每年注射不超过3次。该治疗需排除糖尿病等禁忌证,由专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跟腱严重粘连者可考虑跟腱鞘切开松解术,术后需石膏固定3-4周。合并跟腱变性者可能需行跟腱清理术或肌腱转位术。术后康复包括渐进性负重训练和本体感觉恢复,完全恢复运动需3-6个月。
跟腱鞘炎患者日常应选择鞋跟高度2-3厘米的软底鞋,避免赤足行走。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量需逐步增加。超重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跟腱负荷。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但需避免自行使用不明成分的保健品。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跟腱明显增粗,应及时复查MRI评估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