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是什么
窦性心动过缓可能由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药物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病变、代谢异常、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率低于60次/分、乏力、头晕等症状。
1、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长期运动训练、睡眠状态或情绪放松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会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导致心率减慢。这类生理性窦缓无须治疗,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避免剧烈体位变动诱发晕厥。
2、药物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片、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等,可能过度抑制心脏起搏功能。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服药期间定期监测心率变化。
3、心脏传导系统病变
窦房结功能减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器质性病变会导致起搏信号传导异常。可能伴随窦性停搏、快慢综合征,严重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阿托品注射液可用于急诊提升心率。
4、代谢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低体温或高钾血症会改变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左甲状腺素钠片、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可改善心动过缓,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5、心肌缺血
下壁心肌梗死可能累及窦房结动脉供血,引发急性窦性心动过缓。伴随胸痛、恶心等症状时需紧急处理,硝酸甘油片可缓解心绞痛,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恢复血流。
日常需避免突然起身或过度用力,监测晨起静息心率并记录症状变化。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浓茶咖啡摄入。若出现黑矇、晕厥或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应立即携带动态心电图报告就诊心内科,评估是否需要药物干预或起搏器植入。